2004 年 8 月 13 日, 在 北京協和醫院里,牛玉儒已 經昏迷 3 天了。一大早,妻 子謝莉就伏在他的病床邊, 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他的名 字,他卻渾然不覺。8 時 30 分許,謝莉附在他耳邊,一 字一句地說:“玉儒,8 點 半了,要開會了 !”牛玉儒 猛地動了動,忽然睜大了雙眼,盯著妻子看了好一會兒,然后又慢慢地閉上 了眼睛。8 月 14 日 4 時 30 分許,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、黨的民族干部、時 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、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的牛玉儒因長期忘我工作積 勞成疾,永遠地離開了他深深摯愛的事業和無限眷戀的人民,年僅 52 歲。
清正廉潔 不徇私情
1952 年 11 月,牛玉儒出生在通遼市一個蒙古族革命干部家庭。上個世紀 70 年代初,他在哲里木盟通遼縣角干公社插隊。當時,只有 18 歲的他由于表 現出色,被安排到了磨面廠工作。1977 年 3 月,已經是共產黨員的他被組織 上派往通遼縣莫力廟公社擔任黨委書記。當時他是哲里木盟最年輕的公社黨 委書記。
他走上領導崗位后,一些親朋好友也找他辦過事兒,但是,都被他婉言 拒絕了。一些老家的親友和一起插過隊的同學來找他辦事兒,他總是讓妻子 在家好好地招待,帶他們逛逛街,然后再買好車票送他們上車。
他在自治區紀檢委任秘書長時,父親牛樹人給他寫過一封信。父親在信 中說:“玉儒,你現在在自治區工作,咱們家的親戚多,有的可能找你辦這 樣那樣的事,你一定要拒絕。他們可能要罵你六親不認,不要怕罵娘,罵聲 越大,人民贊揚你的聲音越高,歷史上的包公不是因為公正清廉而名垂青史 嗎?你一定要堅持黨性原則,要永遠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,學習老一輩革 命家的思想品德……”
牛玉儒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,他始終保持著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,不以任何形式牟取私利。到 呼和浩特市工作后,他曾經多次向家人 強調:“凡是呼和浩特市的干部來家里 拜訪的,一律不準開門,有事請他們到 辦公室去說?!笨墒?,遇到上訪的群眾 來到家門口,他是從不拒絕的。他會在 刨根問底后,積極熱情地去幫助群眾解 決問題。在群眾的眼里,他是一個充滿 激情而又平易近人的好領導。
工作快捷 雷厲風行
2003 年 4 月 8 日, 時 任 內 蒙 古 自 治 區副主席的牛玉儒正在中緬邊境考察邊貿經濟工作時,突然接到組織上的電話 通知,要他速回。4 月 9 日晚,他匆匆乘飛機幾經輾轉趕回呼和浩特市。第二 天上午,牛玉儒正式走上了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的崗位。
上任之初,牛玉儒就遭遇了一場硬仗。4 月 13 日,衛生部門通報:非典疫 情在呼和浩特地區呈蔓延之勢。這對于剛剛上任的牛玉儒來說,是前所未有的 挑戰。4 月 15 日,呼和浩特市委、政府成立了非典預防控制領導小組,牛玉儒 擔任組長。
非典期間,牛玉儒的身影頻頻出現在疫區、社區、農村、學校和出城口。 4 月 22 日,他趕往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,主動上前與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 一一握手。醫護人員明白,牛玉儒書記是在為大家壯膽、鼓勁兒。那個時候, 他經常出入各家醫院、各個隔離區。為此,秘書李理專門為他準備了手套、口 罩等防護用具,但是遭到了他的拒絕。他說:“不戴更好,要讓廣大醫護人員 和市民明白,黨和政府在時刻關心著他們,科學一定能夠戰勝非典?!敝挥械?病房檢查工作時,他才會穿上隔離服。
當時,在呼和浩特市防控非典指揮部的領導下,呼和浩特市用 20 天時間建 成全國最大的 SARS 救治中心。救治中心占地 500 畝,內設 480 個病房、800 張病床, 擁有一流的救治條件,成為當時一個奇跡。這個奇跡的背后,有著牛玉儒的心血。 SARS 救治中心選址工作剛結束,牛玉儒便與其他市領導進入工地視察,進行 現場指導。當時,SARS 救冶中心工地還是一片荒草地,心急如火的他幾乎每 天去一趟,督促檢查工作。開工 10 天后,一期工程臨近竣工,他每天至少跑兩趟。 他的休息時間少得可憐,經常是一天最多睡兩三個小時。
牛玉儒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 493 天里,除去住院近 100 天,有 200 多天在外。 他那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風,大家都稱他為“飛行書記”。伴隨著他來去匆匆的 身影,呼和浩特市的經濟建設呈現了強勁發展勢頭:2004 年 1-5 月,全市共引 進區內外項目 102 項,引進到位資金 362106 萬元,并且連續 3 個月在自治區招 商引資排行榜上名列第一。全市生產總值躍居自治區和全國省會城市前列,提 前實現了“十五“計劃的奮斗目標。
恪盡職守 勤政為民
1996 年 11 月,牛玉儒出任包頭市代市長,1997 年 4 月 14 日被任命為包頭市市長。上 任伊始,針對包頭市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他開始尋找解決的辦法,并且迅速 拉開了全市國企改革的序幕。
他帶領政府一班人,將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力爭 3 年脫困作為頭等大事來抓,確立 “抓大放小”的策略,力求在對 23 家大中型企業的改革中找到國企改革的突破口。他親 自掛帥,督促這 23 家企業進行改革。1997 年 7 月,包頭市地方企業首家股票上市公司—— 黃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。這標志著包頭市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。至 1999 年年底,15 家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,其他 8 家企業或者實行資產剝離,或者進入破產程序,國企改革 取得了階段性勝利。隨著內蒙古駱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成立,包頭市的國企從此駛 上了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軌道。
包頭精膠廠成立于 1960 年,一直致力于骨質明膠生產。1997 年 3 月,由于管理落后, 人員配置浮腫,效益逐年下滑,這家企業破產。當時,牛玉儒對包頭精膠廠破產期間的職 工安置以及債務等問題十分關心,多次召開協調會,想辦法給企業找出路。1997 年 3 月 7 日,包頭市政府召開第十二次常務會議,會議全面落實了東寶集團整體接收原包頭精膠廠 的有關事宜。牛玉儒會后批示:“這是一個好事,請抓緊落實 !“3 月 12 日,新公司成立, 原包頭精膠廠的 705 名職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。
如何更好地服務于一方百姓?牛玉儒常常就這個問題與身邊的工作人員探討。他說, 政府要積極探索一條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途徑,了解人民群眾所想、所愿、所需。在他的 倡導下,2000 年 10 月 18 日,包頭市市長電子郵箱和市政府熱線電話 12345 開通。平時從 不愛題詞的他這回破了例,專門為市政府熱線題了詞:“要辦,就一定要辦好?!比缃?,“12345, 有事找政府”已經成為包頭市廣大市民的口頭禪。
鞠躬盡瘁 積勞成疾
超負荷的工作給牛玉儒的健康亮起了紅燈。2004 年 4 月,他參加呼和浩特市兩會期間, 總是感覺胃不舒服,吃藥總不見效而且這年春天他一連數次感冒。4 月 22 日上午,利用人代會分組討論 的空隙,秘書李理硬是把他勸出了 會場,陪他到內蒙古人民醫院就診, 檢查結果是結腸癌肝轉移。醫生建 議他立即到北京進一步確診。他堅 持等兩會結束后,才去北京檢查。
在北京協和醫院,他每天早上 醒來的第一件事,就是打電話詢問 呼和浩特市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, 要求每個部門必須每隔一周向他匯 報一次工作。期間,他還在積極地 為 2004 年 7 月 16 日召開的呼和浩特市市委九屆六次全委會做準備。7 月 15 日,他提前一天回到了呼和浩特市。7 月 16 日一早,他衣著整齊、精神飽滿地走出家門開會去了。呼和浩特市市委為他的身體著 想,將講話稿壓縮到了 40 分鐘之內??墒菚?,他一直在脫稿講話,時長 2 小時 10 分鐘。第二天,稍微緩過點兒神來,他又去呼和浩特市建委聽了整整一上午的工作匯報。 8 月 9 日,北京協和醫院給牛玉儒的家屬下了病危通知單,可是就在 3 天前的 8 月 6 日, 他還在病床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準備在 8 月 10 日自治區中心組學習會上的講話 稿。8 月 10 日,他進入深度昏迷狀態……
“我們手里有點權,就得想著給老百姓辦點事?!边@是牛玉儒最常說的一句話。 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黨和人民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牛玉儒為民積勞成疾,為黨 鞠躬盡瘁,不愧為新時期民族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。他的事跡平凡而偉大,他的品德 樸實而高尚,他的精神放射出耀眼的光芒。牛玉儒事跡彰顯了黨的干部執政為民的政 治本色,樹立了“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”的光輝榜樣。